- 营长赵红旗原名廖少勇,已与原来的家庭和阶级彻底决裂。他现在不但要杀回老家青顺,而且将要剿灭的顽匪竟是自己的双胞胎兄弟廖少侠。赵红旗乔装上山混入匪巢,早已从老鸭处得到情报的少侠也化妆下山。代表两种势力的兄弟展开了殊死搏斗。1950年,针对国际时局和大陆形势,国民党特务组织精心制订的代号为“重光”的庞大计划被启用。神秘的老牌特务老鸭,潜入贵州境内。我军派遣独立营入黔作战。 赵红旗不断挫败老鸭等的种种阴谋,捣毁了国民党西南情报网。我党逐步恢复了西南地区商业的稳定,慢慢地推广稳固了人民币的使用,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,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。赵红旗成功策反女土匪梨花,促使她为剿匪斗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
- “米脂婆姨”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却名扬四海,这自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由于米脂地处黄土农耕文化与大漠游牧文化的结合带,具有“沃壤宜粟,米汁淅之如脂”的独特地理优势;同时绥米一带是陕北文化的原生区,自古以来就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天时地利就十分钟情这里的男男女女。从米脂出土的汉画像石《伏羲女娲图》、《乐舞百戏图》中可以发现,在汉代之前.这里的女性并不依附于男性,而是承担着梳理家庭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重托;这里的女性俊俏雅致,能歌善舞,聪慧干练,持规执矩,成为陕北妇女的姣姣者。传说三国时期,绥德出了吕布,力大无比,勇贯南北;米脂出了貂蝉,羞花闭月,大义除奸。明清之际,闯王李自成的夫人高秀英,南征北战,屡建奇功。上世纪之初,封建、闭塞、战乱锁困的陕北社会,让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黎民百姓苦不堪言。然而中华民国的钟声刚刚敲响,米脂的有识之士就在1913年前后,办起了女子小学堂、杨家沟女子学校,1919年,高佩兰女士在陕北地区率先创办了米脂女子高级小学校。